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院校 > 民办院校
招生计划
2025年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升本专业 招生人数 本科类型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2901 安全工程 89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204 财务管理 198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504 产品设计 34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310 动画 49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23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76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50101 汉语言文学 84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503 环境设计 311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7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20302 金融工程 9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803T 跨境电子商务 144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901K 旅游管理 16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2708T 烹饪与营养教育 9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0902 软件工程 79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94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207 审计学 114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202 市场营销 129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128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78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61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20202 税收学 8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50220 泰语 16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40201 体育教育 78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80903 网络工程 102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20601 物流管理 105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40105 艺术教育 123 民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050223 越南语 17 民办
考试科目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006年3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0年6月18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广西民族大学与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相思湖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学校。2023年10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举办者变更为“广西民族大学、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办学定位】

       充分利用学校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及其依托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形成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广西、背靠西南华南、面向东南亚,以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数字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力争把学校办成在广西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试点院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西第二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创作培训基地、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南宁市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友谊路55号,现有建设用地2136.14亩,目前已经建成52.43万平方米校舍。学校共计拥有多媒体教室191间;实验室113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6个;教学仪器设备10742万元;教学用计算机3783台;图书馆纸质藏书168.7万册,另有电子图书151万册。

       【学院与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数字科技、数字人文、数字艺术、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五大学部共12个二级学院,其中数字科技学部包括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理工学院3个二级学院,数字经济学部包括金融科技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慧管理学院3个二级学院;同时还有数字人文与传媒学院、数字艺术学院、数字治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独立二级学院。截至2024年9月,有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生20209人。

       数字科技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安全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以科学求“真”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数字科技的基础与底座,支撑其他学科群。

       数字人文学部:(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商务英语、英语、越南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以数字社会与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为指引,以人文求“善”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语言科技(东盟语言AI生成)、信息传播和语言文化数字化服务为学科方向。

       数字艺术学部:(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教育、舞蹈表演),以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人对美的理解、感受和启迪精神为追求,以艺术求“美”为人才培养目标,以AI创意与创作(艺术的AI生成)、批判与审美、艺术产品服务为学科方向。

       数字经济学部:(金融科技、区块链工程、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投资学、供应链技术、烹饪与营养教育),以数字经济中人、物、财的数据流动、分析、决策和洞察的数据价值和数据资产为追求,以财富求“达”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金融科技、智慧管理、精准营销和智慧供应链为学科方向。

       数字治理学部:(法学),以数字与现实社会中人、组织或系统的组织管理、监督执行和争议解决等的方法与过程为遵循,以达成安稳、高效、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求“安”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智慧法律、治理手段、数字法律评价与服务为学科方向。

       【内涵成效】

       办学22年来,学校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内涵建设,以五大学部为方向,深抓质量工程,逐步形成质量自觉文化,在广西同类院校中成效显著。学校建有教育部东盟数字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东盟金融科技研究院、吉利星睿数据智能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吉利人机交互产业学院等数字化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平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学科前沿和企业需求的支撑,同时完成了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 2017YFC0306400“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研究”项目子项目《科学可视化项目》《2021年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TC210H02L 项目》之《数控机床安全增强防护设备》,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于大数据的东盟国家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与构建研究》、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空天地海立体观测信息集成与任务驱动的南海应急搜救应用示范》等各类科研横纵向课题。

       在专业建设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税收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5个专业获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际经贸类专业群获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首批试点专业群;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获省级特色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印尼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获省级民办本科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金融工程等3个专业获省级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完成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基于集成创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省部级;办学22年来,学校共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在全区民办高校当中,成为第一个连续两届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学校;

       在课程建设上,《UI设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UI设计》《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flash程序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跨境电商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民法学II》《面点工艺学》《民族传统体育》等9门课程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印尼语》等4门课程获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支持计划课程;《民法学II》《刑法学Ⅰ》《基础印尼语3》等3门课程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在广西招生的美术类、体育类、播音类、编导类、普通批文史类第一次投档录取分数位居全区民办本科学校第一,二位。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高等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6人,其中,专任教师1065人,外聘教师134人。近年来学校专任教师获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省部级科研立项32项,厅级科研立项257项,出版专著、教材64部,发表论文1052篇。近5年,学校青年教师在全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获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广西全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全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的民办学校。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学校与英、法、日、美、泰、越、印尼、马来等10个国家和台湾1个地区共35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学校分别在泰国王权集团(KING POWER)建立海外(泰国)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海外就业、在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建立海外(印尼)教育实习基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税收学、小语种等19个专业中实行 “3+1”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3年国内学习+1年语言对象国学习)。每年出国(境)学习实习学生200余人。办学22年来,累计输送6100多名学生出国(境)开展各类项目的交流学习和实习,其中有600多人在东南亚国家就业,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除合作高校外,多国组织和相关单位如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美国纽约华人侨团联合会、老挝中央宣传部、越南中央组织部、越南音乐家协会、韩国影像都市株式会社和泰国索邦教育公司等纷纷来访、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交流。2018年1月22日,学校获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招收国外学生,累计招收泰国、印尼和俄罗斯高校216 名留学生,是广西第一个对等招收留学生的独立学院。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区民办本科高校前列。搭建了校企合作、创客空间、孵化基地、扶贫体系、文化展示五大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素质拓展课”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国赛铜牌2枚,区赛金牌6枚,银牌29枚,铜牌90枚,获得第三届广西“互联网+”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是广西民办高校中第一个连续4年获得广西区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金奖的学校。

       【社会服务】

       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自2017年来,已连续二年承担3期自治区党校、19期百色干部学院举办的越南地方党政干部培训班课堂翻译和生活翻译。2019年5月18日,承办了广西文联“523送欢乐下基层志愿服务进校园中国越南歌手联欢演唱会”,依托非通用语教学优势,组织学生连续15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峰会志愿者服务,派师生担任“苏迪曼” 杯羽毛球赛等国际、国内顶尖赛事裁判。2018年12月组织2018名女生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文艺表演,2023年9月派出越南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等专业的15名学生赴杭州为第19届亚运会、第4届残运会提供非通用语翻译志愿者服务,2023年9月派出560名学生作为演员参加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上述服务工作得到了亚运会组委会、中央代表团、自治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成绩突出,先后获得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 “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全国100项目之一、杭州第19届亚运会志愿者、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全国全民健美操舞大赛总决赛推广领导奖等集体奖项。

       【学生获奖】

       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省部级以上的各类比赛奖项1000多项,其中突出奖项有:2023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融科技应用”赛项国际总决赛一等奖;2018—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赛道一等奖2个、国际贸易业务模拟赛道一等奖1个、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0个;2020年第五届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获本科组团体一等奖1个;2023第四届“衡信杯”全国个税师精英挑战赛个人一等奖3个;2021年第八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决赛二等奖3个;2023年第十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2023年“典阅杯”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应用大赛季军;2023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二等奖;2023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三等奖;2023年第十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竞赛总决赛获特等奖;2015年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一等奖、2014年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一等奖1个;2018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越南语演讲大赛一等奖;2017年中国高校泰语演讲及技能大赛第二名;2020年第四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2021—2023年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4个;2022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23年英国生态设计奖银奖、铜奖;在历年中国-东盟形象大使大赛中获冠军5个、亚军2个、单项奖20多个;在历年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5个;学校龙舟队在各项国际比赛中获4个团体总分第一名、9个单项冠军、9个单项亚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运动优秀院校。在2023年全国蹼泳锦标赛暨中国大学生蹼泳锦标赛获得400米蹼泳第二名、50米蹼泳第三名。

       【毕业生工作】

       学校秉持“崇德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22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38218名急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其中36532人获得学士学位,获学位率为95.59%以上;有3834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有100多名学生获得区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68名学生获得区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有20个班集体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班级称号。近年来,有360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国马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奔赴祖国各地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毕业生中,亦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为、成果显著、富有潜力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