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18587665706(方老师)
座机:18587665706(方老师)
Q Q:2428470354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62号东盟财经广场A座1605
邮箱:2428470354@qq.com
网址:www.gxsbfw.com

微信公众号
学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升本专业 | 招收人数 | 本科类型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10205 | 大数据工程技术 | 68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30302 | 大数据与会计 | 136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40501 | 工程造价 | 101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50101 | 工艺美术 | 156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305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6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50106 | 环境艺术设计 | 62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60304 | 机器人技术 | 35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60101 |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 40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40301 | 建筑工程 | 121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20601 | 康复治疗 | 150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40101 | 旅游管理 | 123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60701 | 汽车工程技术 | 164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30802 | 现代物流管理 | 120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70101 | 学前教育 | 570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70201 | 应用英语 | 14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260102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71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10201 | 计算机应用工程 | 231 | 民办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坐落于祖国的南疆国门城市—崇左市,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5年的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2019年更名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全日制职业本科学校。学校选择非营利性办学,秉承“明德、厚学、维新、笃行”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和学研产职校区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11.00亩,建筑面积75.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1.74万册,电子图书148.16万册。学校打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已实现5G无线网络全覆盖。希沃课程教学平台、信息化诊改平台等各类平台全面打通,实现教学和学习空间、工作场所和虚拟场景及其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
学校设有智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与文化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了27个四年制本科专业、23个两年制本科专业和53个专科专业,构建东盟边贸产业、新兴智能产业、康养服务产业、旅游工艺产业和汽车产业等五大产业专业群,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成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现代物流等36个实训基地484间校内实验(实训)室。学校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1 个,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第二期项目 3 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3 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2 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第三批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自治区备案众创空间,自治区第一批药食同源培训中心(培育),崇左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
学校以“爱党、爱国、爱人民”“学知、学技、学做人”“争气、争先、争光彩”和“出则为工为商,入则为学为教”的育人理念,采取“通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十继续教育”和将“企业引入校园、技术引入教材、产品引入课堂、大师引入教室,学校融入园区、教师融入企业、教学融入车间、学生融入岗位”的教学模式,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培养围着需求转”。按“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五创”精神,设立“团结、健康、智慧、活泼”的职业化班级管理制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按文化校园、技能校园、健康校园、创业校园、大美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建设校园文化。自创《心灵的方向》等系列校园文化歌曲,举办技能活动月、文化艺术节、逐羊大讲堂等文化品牌活动,建有数字化党史教育馆、红木博物馆、玉石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和在国家AAA级景区校园内建有女娲补天、飞龙在天、文化百家林等数十处富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景点,以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学生。“文化百家林”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特等奖。
办学以来,学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84.40%,用人单位满意度97.41%。近三年连续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广西“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将办好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人民满意的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