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院校 > 公办院校
招生计划
2025年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升本专业 招生人数 本科类型
南宁师范大学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47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40106 学前教育 2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40107 小学教育 12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40201 体育教育 9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50101 汉语言文学 10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5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50262 商务英语 34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50301 新闻学 115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50303 广告学 115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55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70501 地理科学 3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80801 自动化 121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081201 测绘工程 5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20202 市场营销 226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55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20601 物流管理 219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202 音乐学 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310 动画 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401 美术学 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503 环境设计 10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40 公办
南宁师范大学 120901K 旅游管理 119 公办
考试科目

南宁师范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坐落于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溯源于1953年10月在桂林创办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数迁其址、屡易其名,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成立广西师范学院,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次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2003年,创建于1905年的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15年,学校五合校区启用;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学校武鸣校区启用;2022年,广西教育学院并入;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

       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有五合、武鸣、明秀、长岗、建政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400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8000多人,硕士研究生3700多人。学校有22个学院,2个研究院,1家杂志社。馆藏图书301.88万册,电子图书420.37万册,电子期刊4.09万种。学校师资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730余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653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20余人次。

       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70个,专科专业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5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学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拥有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多次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内涵建设持续深化。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27个本科专业列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招生。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达到78门。近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位居广西高校首位。近四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比例、获一等奖比例均位居全国前列,“田家炳杯”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连续7年蝉联广西高校第一,师范教育综合实力在全区高校居领先地位。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平台。

       科学研究屡创佳绩。拥有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天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作物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年,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2000多项,获国家级项目2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获省部级项目6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00多篇。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为广西首次,创历史记录。4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36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版,近年来转载量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

       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拥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等平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建构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模式。与广西10个职业院校设立10个东盟国别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承办20余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积极谋划建设“中国—东盟产教发展智库”、创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期刊,构建产业、教育、智库三位一体融合平台。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发挥教师职后培训优势,在全区建设60多个含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优秀校外实践基地、校长培训基地,教师培训总量保持全区高校前列。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建有全国首家农业经理人学院,获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帮扶高校,定向帮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倾情助力脱贫攻坚,完成5省(区)、60余贫困县、900多个行政村精准扶贫调查评估工作,荣获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自治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记大功集体。拥有6种公开出版物,《创新作文》荣登“2023年度中国邮政发行百强榜”。

       教育交流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为广西第三家获得认证的高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获评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12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有校级学生社团56个,其中5个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2020年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2021年荣获全国易班共建高校。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办学70年来,学校培养了22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涌现了众多国家和自治区级模范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涌现了包括“亚洲女飞人”韦永丽、著名作家辛夷坞等一批知名校友。学校连续20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被评为自治区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

       面向未来,南宁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教育强国部署,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国内一流、服务发展贡献卓著、辐射东盟影响广泛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以上数据和内容系2025年1月更新)